自上半年
網傳武夷山幣就已經產生完畢
將在6月11日發行
此后
關于武夷山幣的消息就仿佛泥牛入海
但是,近期有新消息稱
幾大商業銀行在央行的指示下
正在開展武夷山幣承銷競標籌備工作
再結合央行發布的
《普通紀念幣普制幣發行管理暫行規定》
意味著,最快再過十幾天
央行就會發布武夷山幣的招標通知
那么,武夷山幣的招標將帶來什么影響?
按需生產真的是無限制生產嗎?
紀念幣的改革是否代表新機遇的誕生?
改革,兩大要點!
《普通紀念幣普制幣發行管理暫行規定》從發行招標、預約兌換、裝幀銷售、發行監督等四大方面,做了明確細致的改革變化說明。
那么,對于咱們收藏者來講,最關心的就是:發行和銷售。小集今天再給大家說說,此次改革的兩大看點!
一、按需生產,并非無限制生產!
按需生產并非大家理解中的,預約量即發行量。
而是在央行公布的計劃發行量之內,按預約量生產,最大生產量也不能超過公布的計劃發行量。
打個比方,武夷山幣計劃發行量為2億,預約量為5億,則最大生產量不能超過2億。反之,預約量不足2億,則按預約量生產。
參考這兩年普通紀念幣的發行量和市場反應,武夷山幣計劃發行量在1.5億左右,就是一個比較適中的量,既能有不錯的溢價,也不會出現大面積棄兌、回存。
曾有小伙伴反映,去銀行回存了100多枚二猴,花了1個小時。
二、裝幀幣公開發行,實名銷售!
此前裝幀幣都是由康銀閣負責,新規其中一項的改革就說明了,將由各大承銷團自主競標。
或許銷售方式會通過銀行的APP系統進行購買,類似于貴金屬紀念幣的購買方式。
比如某銀行中標了,那么我們就需要在某銀行的APP中進行購買(裝幀幣都是溢價購買),前提是需要開立某銀行的實名賬戶。
當然,也有很多其他的猜測,比如通過抽簽、搖號等方式買到武夷山幣。但是從小伙伴的反響來看,都是拒絕的!